中國石油網消息 (記者 李妍楠)記者在9月22日舉行的中國機械工業主題宣傳活動”上獲悉,“十二五”期間,石油石化裝備制造將以千萬噸煉油、百萬噸乙烯等重點工程為依托,加強成套大型石化設備的自主創新及裝備智能化,進一步提高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。
通過引進消化吸收、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,“十一五”期間,我國通用機械制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集輸裝備研究成果,部分滿足了大型石化、煤化工、電力等領域重大集輸裝備的成套需求。部分產品的設計制造技術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。以石油化工、西氣東輸、化肥等重大工程項目為依托的主導產品國產化率也在不斷提高。其中,年產1000萬噸煉油裝備的國產化率已達到85%至90%。
雖然國產化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,但在中高端裝備市場占有率并不高。這不僅僅是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所面臨的問題,也是我國整個裝備制造業下一步重點突破的方向。目前,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研發的投入水平還不夠高,機械裝備知名品牌比較缺乏,行業在世界的知名企業還不夠,尤其是關鍵技術及零部件,很多被國外市場控制。
對此,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表示,中國裝備制造要想走向世界、做大做強,首先要加強高端裝備制造的研發及應用,下一步重點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。在如何搶占高端市場方面,他建議要進一步加強“產、學、研”一體化,依托重點工程及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,共同完成科研攻關任務及新產品研發。
據了解,“十二五”期間,石化通用機械主要產品發展重點將緊緊圍繞石化、核電、天然氣集輸、天然氣液化等重點領域的石化通用機械產品的研發與制造。預計到“十二五”末,通用機械裝備在石化、天然氣集輸、天然氣液化等重點領域的國產化率將比“十一五”提高5至10個百分點,市場占有率達85%以上。與此同時,我國裝備制造業在中高端市場占有率也將提高到40%。
預計到2020年,我國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處于世界前三位,基本掌握主導產品的核心技術,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產品和知名品牌,重點行業的排頭兵企業進入世界前三強之列。
來源:中國石油報